仲谷善雄

仲谷 善雄

立命馆孔子学院理事长
学校法人立命馆总长
立命馆大学长
  立命馆是一所具有丰富国际特色的私立综合学园。目前,小学、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等在校学生人数总计约达50,000名。自1900年成立以来,学园一直以“自由、清新”为建学精神,以全力打造富有自由进取学习氛围的学园为建学目标。当下社会发展对教育机构期望越来越高,2025年我们将迎来立命馆创立155周年、学园成立125年周年,今后我们将继续不断探究时代赋予大学及学校的使命,切实推进教育及研究方面的改革。

  立命馆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交流早在1972年日中两国恢复邦交之前就已开展,现在已与中国的9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有合作关系,积极推进在学术、教师、学生等方面的交流。立命馆大学和立命馆研究生院有中国籍在校留学生1700多人,很多院系都开展了与中国方方面面的学术领域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

  立命馆孔子学院是立命馆大学与北京大学于2005 年在京都成立的日本首家孔子学院。之后于2006年增设了东京课堂,2008年与同济大学合作开设了大阪课堂,2014年又新设了BKC课堂,目前在京都、东京、大阪、滋贺等6个教学点开展汉语教育工作以及中国文化交流活动。

  我相信继续加强中日两国合作,增进彼此在语言、文化、社会情况方面的相互理解,必定会促进日后两国互利关系发展。

  立命馆孔子学院将通过推进语言教学和文化交流事业,架起中日友好的桥梁,促进友好的、学术性的、文化性的交流,为不断深化两国友谊做出应有的贡献。




宇野木 洋

立命馆孔子学院院长
立命馆大学文学系教授
为学生和市民提供一个“了解中国的平台”

  2005年10月,立命馆孔子学院作为日本首家孔子学院正式成立。多年来, 立命馆孔子学院始终致力于普及汉语教学和提高汉语教学质量等工作的开展, 并积极举办了各类有助于促进相互理解的文化活动, 我们相信这些努力和点点滴滴的积累,切实地促进了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

  去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5周年,是奠定中日友好关系的重要节点。然而,随着台湾问题及福岛核废水问题的报道,两国人民对彼此的负面印象确实有所加深。今年1月、《日本内阁府民意调查》数据显示:对中国无好感及偏向无好感的回答占86.7%,很遗憾,这是1978年设立此问以来的最高值。而被问及如何看待“当今中日关系”时,90.1% 的民众回答“并不认为关系好”。

  而在另一方面, 在问及“今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是否重要”时,回答“重要”的人数依旧占比68.2%。也就是说依旧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期望与中国建立友好关系。另外,在18-29岁的青年人中,表示对中国“有好感”的人数压倒性地超出了其他年龄层,达到20.4%(各年龄层平均好感度为12.7%),这一点值得关注。

  虽然“没有好感”,但又不得不承认其存在的“重要”。要解决这个矛盾, 我们认为推进两国普通民众间的“对话”是非常重要的。而展开“对话”的前提是要在理解对方语言与文化的过程中,看到对方真实的面貌。我想,之所以青年人回答“有好感”的比例高,也许正是因为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了解中国。所以, 立命馆孔子学院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市民和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多维度“了解中国的交流平台”。

  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的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的结尾处写道:“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我们也衷心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对话“的行列,开拓出一条基于中日互相理解的“对话”之“路”!



龚旗煌
北京大学校长
  立命馆孔子学院为世界首批、日本首家孔子学院,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自成立以来,立命馆孔子学院在促进汉语教学、弘扬中华文化、扩大中日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语言教学与文化活动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鲜明办学特色。令我们深感高兴的是,立命馆孔子学院先后三次被中国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

  我相信,在两校共同努力下,立命馆孔子学院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为促进汉语在日本的传播和中日青年交流做出新的贡献。衷心祝愿两校友谊之树长青!



方守恩
同济大学校长
   2008年,同济大学与学校法人立命馆合作设立了立命馆孔子学院大阪孔子课堂。多年来,大阪孔子课堂深耕国际中文教育与中日文化理解事业,为促进中日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感谢立命馆孔子学院大阪孔子课堂的中日同事,在他们的携手努力下,大阪孔子课堂成为中日文化的综合交流平台,并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多变,同济大学将一如以往,与各国合作伙伴携手,为推动国际理解、国际合作“建桥铺路”。希望大阪孔子课堂继续发挥文化使者作用,弘扬“同济天下、崇尚科学、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同济文化,推进同济大学和立命馆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更高水平合作,为加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经济繁荣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