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命馆孔子学院 | |||
|
2005年10月,作为日本首家孔子学院,立命馆孔子学院正式设立。为服务当地社会、促进国际理解交流,立命馆学园与北京大学共同合作,面向学生、学者及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开展汉语教学、研修,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此外,为更好地在关东和关西地区开展活动,还先后于2006年6月在东京下设了东京课堂、2008年5月与同济大学合作在大阪增设了大阪课堂,2014年又新设了BKC课堂。 |
||
立命馆大学简介 |
|||
立命馆大学在“自由清新”的办学精神和“和平民主”的教学理念下,重视每个学生的专业实力和丰富个性的综合发展。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可以从多层面多角度观察分析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立命馆大学积极实施了多项教学改革。2006年7月制订的《立命馆宪章》,在立命馆学园从现在到未来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指导性作用。 至2025年4月,立命馆大学作为一所拥有4个校区(衣笠、BKC、大阪茨木、朱雀),16个学院、21个研究生院的综合性大学,在拓展教学创新、建设具有特色的研究基地方面,也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立命馆大学基于“学园展望 R2030”,以①“创造新价值的新一代研究型大学”、②“培育革新・创新型人材大学”为两大支柱、打造立命馆大学全新面貌,制定立命馆大学的“挑战与蓝图”,开展围绕现当代课题的多彩活动并积极推进改革。 |
|||
朱雀校区 |
衣笠校区 |
BKC校区 |
立命馆亚西亚太平洋大学 |
“立命馆”名称的由来 |
|||
“立命”源自中国古典《孟子・尽心篇》中的“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为“人寿命之长短都是上天注定的。只要有生之年,专心修养以待天命便是尽到了人的本分”。因此取名“立命馆”,意蕴学园为“钻研学问,开拓人生修养之所”。 |
|||
立命馆与中国的友好往来 |
|||
立命馆一贯重视日中两国的友好交流。在两国尚未建交之际,分别于1954年和1957年两次接待了由李德全先生率领的中国红十字会代表团,并于1955年接待了由郭沫若先生率领的中国科学院学术考察团,表达了由衷的欢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80年代后期,立命馆大学致力于推进大学的国际化发展,单年度就读于立命馆大学的中国留学生计1,800多名。同时,立命馆大学还积极鼓励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每年有约170名的学生就读于中国大学的正规学历课程。此外,2004年起启动的“中国大学管理运营干部特别进修”项目总计约有950名中国大学教师参加,近年来还接待了中国政府高层的来访。立命馆学园与中国长期以来的和平友好交流、学术交流以及立命馆孔子学院努力得到了认可和评价,立命馆与中国的交流也在不懈地努力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